当前位置: 主页 > 主治病种 > 中医外科 >
中医外科
泌尿系结石
时间:2015-10-10 10:33作者:admin浏览:
  泌尿系结石是外科常见病之一,并有一定的地区性。发作时可出现肾绞痛和血尿,常需与其他急腹症相鉴别。在中医属于“砂淋”、“石淋”、“血淋”等范围。

临床又膀胱结石,输尿管结石,肾结石。

【病因病机】

西医认为泌尿系统整个通路曲折冗长,尿液中含有多量的盐类是容易形成尿石的内在依据,而感染,梗阻则是常见的外因。此外代谢障碍、内分泌紊乱、营养不良等亦为有关的致病因素。

中医认为:“诸淋所发,皆肾虚而膀胱热也”。 指出了尿路结石的形成主要为肾虚和膀胱湿热两大因素。正常的泌尿功能在于膀胱的气化作用,而膀胱气化主要靠肾气开合,肾虚则膀胱气化不利,泌尿功能失常, 湿热蓄积下焦,故见小便涩痛,淋漓不畅。尿液受热煎熬,尿中杂质凝结成块,小者为砂,大者为石,阻碍气机及尿流通畅。故见腰腹绞痛,排尿困难;热伤血络, 血随尿出,可见血尿。疾病经久不愈,又可引起正虚。

【诊断要点】

1、根据疼痛的性质、血尿、排尿症状(排尿困难、尿中断、尿滴沥、结石等),感染症状(尿频、尿急、脓尿、发热等)、胁脊角叩击痛或输尿管膀胱区压痛,结合尿常规等化验检查,可作出初步判断,经过x线腹部平片及肾盂造影等检查,可能见到结石阴影。

2、要注意与其他急腹症,如胆道蛔虫、胆道结石、急性阑尾炎,或妇产科疾病相鉴别。

【辩证论治】

本病常需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,如辩证论治加总攻疗法,并结合适当的体位劳动。方便提高疗效。

(一)淤血型

主证:患者一般情况较好。因砂、石停蓄尿路, 可出现腰部或小腹部剧烈绞痛,阵发性加剧(肾绞痛),伴有恶心呕吐或仅有轻度腰、腹胀痛;或无明显症状。一般都有肉眼或显微镜血尿(瘀阻脉络),舌象和脉 象一般正常,绞痛发作时可见脉弦紧,舌暗红、苔白腻等。见于不伴有明显感染之尿路结石。

治法:化淤导滞,清热利湿

(二)湿热型

主证:湿热蕴结下焦,腰腹疼痛转为持续性,尿频、尿急、尿疼、淋漓不尽等尿路症状更为明显,除血尿外(灼伤血络),可有脓尿、发热、血象白细胞增高等。舌红、苔黄或厚腻,脉滑数或弦数。见于尿路结石合并感染及积水者。

治法:清热通淋,凉血止血

(三)正虚型

主治:久病伤正,精神不振,胃纳差,腰背酸痛,脚软无力,排尿不畅,大便溏薄,舌苔薄白,脉缓弱而沉细少力等。见于尿路结石经久不愈已经影响肾功能或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患者。

治法:扶正通淋,补益脾肾。

【预防与护理】

1、养成经常喝水的习惯,尤其在夏天及高温作业的人,要多喝水,避免尿液过分浓缩。

2、若病人疼痛剧烈,且诊断已明确,可给予针刺(或电针)等对症处理,以减轻病人痛苦。

3、“总攻”治疗时,应向病人详细说明意义、做法、取得紧密配合。时间安排要紧凑,按时服药大打针,督促病人适当饮水,并根据结石不同部位,指导病人做各种体位运动。

4、病人血尿严重时,应嘱病人卧床休息,多饮水,并报告医生做适当处理。

5、熟练掌握针刺穴位,力求准确。

6、饮食应清淡,忌辛辣及膏粱厚味,若呕吐频繁不能进食时,应按医嘱适当静脉补液。

医生介绍

潘剑

潘主任, 新乡潘剑中医 主任,技术精湛,爱心无限!熟知中西医科学知识,擅长中医药防治工作,深入系统学习中医临床知识,工作20年,诊治各类患者数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