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病因病机】
本病与甲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,除侵犯关节外,尚可侵犯心脏、皮肤、浆膜、血管、脑等。急性发作后,关节症状完全消失,但可反复发作。
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常因正气不足,加之涉水、淋 雨、劳倦、汗出或患外感致阳气受损,卫气不固,风、寒、湿、热之邪趁虚而入,侵袭肌肤,流注经络、关节、阻滞气血运行而成。风性善行,故痛处游走不完;寒 性凝滞,故疼痛不移;湿邪黏住,故重着麻木,痛有定处。若风湿与热相搏,或风寒邪痹阻经络久郁化热,则成热痹,可致关节红肿热通及活动障碍。若病情迁延, 日久入络,痰湿淤血蕴结于内,则成慢性风湿,可因寒冷、潮湿、气候剧烈变化而反复发作。总之,营卫气血亏虚,腠理空疏是致痹的内因,风寒湿热之邪侵袭是致 痹的外因;经络气血痹阻是痹症的基本病变。
【诊断要点】
1、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发病前1-3周常有咽峡炎或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史。
2、发 病时可见发热、疲乏、纳差、出汗,或有心悸,游走性关节红肿热通及活动障碍,或仅关节酸痛。急性炎症消退后,关节症状完全消失,但可反复发作而形成慢性。 此外尚可出现心率快、心脏稍大、心尖部收缩期杂音、环形红斑、皮下小结等。咽拭子培养链球菌可为阳性,白细胞增加,或有血沉增快,抗链球菌溶血素“0”增高。
3、注意与类风湿性关节炎、化脓性关节炎、结核感染过敏性关节炎、急性白血病、恶性网状细胞增殖症、良性关节痛等鉴别。
【辩证论治】
(一)风热湿痹
主证:起病较急,关节红肿热痛,触之痛甚,游走不定,屈伸不利,甚则不能活动,发热,汗多畏风,口渴心烦,疲乏纳差,或有环形红斑、皮下结节,舌红,苔薄黄或黄腻,脉数或弦数。多见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。
治法:清热通络,祛风化湿
(二)风寒湿痹
主证:关节或肌肉酸痛,阴雨加重,反复发作,时轻时重,疼痛呈游走性或剧痛而固定,活动受限,得热痛减,或有关节肿胀,但无发红或灼热,苔白或白腻,脉弦紧。多见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。
治法:温经散寒,祛风除湿
【预防及护理】
1、急性期应卧床休息,热推、关节症状消退后,可逐渐起床活动。症状消失、检查恢复正常后可根据体力适量活动。
2、急性期宜进易消化、多维生素及高蛋白质饮食。
3、注意保暖,减少风、寒、湿邪侵袭机会,避免受凉感冒,天气突然变冷、及阴雨潮湿时应及时添加衣服。不宜当风乘凉及洗冷水澡。
4、注意口腔卫生,经常用淡盐水或3%硼酸水漱口。
5、去除感染病灶,及时治疗咽炎、扁桃体炎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