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主治病种 > 中医内科 >
中医内科
贫血
时间:2015-10-10 10:37作者:admin浏览:

贫血是指血液不足,准确的讲是血小板低,含氧量低,身体缺氧份导致的一系列病证。

贫血的主要症状:心慌,气短,出汗,乏力,食欲差,失眠,耳鸣,头晕,眼花,浮肿;嘴唇,眼结膜,指甲,皮肤苍白或者黄黑等。

贫血的原因:贫血的原因常见的各种感染,出血,放化疗,肿瘤,慢性病,药物等。临床可分慢性消耗性贫血,和急性出血。

贫血的危害:贫血的危害主要是身体缺血,缺氧继而导致心肝脾肺肾脑等器官的对应改变,如各种疾病,衰竭,死亡等。

出血是贫血的常见原因

身体任何部位,由于血液不循常道,溢于脉道之外而致病时统称为血证。现代医学中一切疾病所引起的出血,如咳血,吐血,便血,尿血,皮肤粘膜出血、内

脏出血等均属于祖国医学“血证”范畴。

【病因病机】

祖国医学认为血证常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:

1、火热 不论实火、虚火,均可灼伤脉络,迫血妄行,失其常道而溢于脉外。

2、气虚 饮食不节或久病损伤脾胃,致脾气亏虚,气不摄血,统摄无权,则血不归经。

3、肝郁 郁怒伤肝,肝火犯胃,损伤胃络,以致迫血妄行。

4、淤血 离经之血,瘀阻于内,脉阻旁流可以发生出血。

5、寒凝 血遇寒则凝,凝久则血气郁结,损伤脉络而致出血。

6、外伤 跌补、金刃所伤,伤及脉络亦可致出血。

【辩证论治】

(一)实热出血

主证:起病急,病程短。发热,烦躁,面红,口臭,出血量多,血色红或紫或黑、质多稠,口渴,尿少,舌红绛,苔黄燥,脉弦数或滑数。若膀胱湿热则见尿频 、尿急、尿痛、尿血;若大肠湿热则大便秘结,先血后便,便上盖血。见于急性感染性疾患和其他疾病之吐血、龈血、咳血、便血、尿血等。

治法:凉血止血

(二)虚热出血

主证:起病缓,病程长。断续出血血量多少不等,血色鲜红或粉红,质多稀,潮热盗汗,虚烦颧红,五心烦热,形体消瘦,舌质红,苔少,脉细数。见于肺结核 咳血,肾结核、慢性肾炎的尿血等。

治法:养阴止血

(三)脾虚出血

主证:出血缓慢,迟迟不止,血色暗淡,或腹痛,或暴崩不止,淋漓不断,面色白,少气懒言,身疲乏力,舌质胖墩有齿印,脉细无力。见于某些溃疡病合并呕 血、便血、以及崩漏等。

治法:补气摄血

(四)血瘀出血

主证:出血量一般较少,出血缓慢,色紫有块,痛有定处,如刺如割,压痛拒按,或有肿块,舌质淡红或有瘀点,脉涩或细涩。见于某些溃疡病出血、心力衰竭 合并出血、跌扑损伤出血等。

治法:祛瘀止血

(五)虚寒出血

主证:便后出血、或呕血、吐血、血色紫暗,或皮下血斑,腹部隐隐作痛,面色萎黄有褐斑或苍白,精神萎靡,懒言,手足欠温,食欲不佳,便溏,舌质淡,脉 无力。见于某些胃肠溃疡、门脉性肝硬化之消化道出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之出血等。

治法:温中益气,止血.

再生障碍性贫血

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病,是以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或衰竭为其主要病理特征的一组综合征,贫血、出血、感染为其主要临床表现。属祖国医学“虚劳 ”,“血虚”等范畴。

【病因病机】

本病的病因病机甚为复杂,至今尚未被完全阐明。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心、肝、脾、肾,尤其是脾、肾的功能障碍有密切关系。 1

、肾为先天之本,肾主骨生髓,髓化血。由于禀赋肾虚或后天久病,劳损伤肾,肾精亏损,则骨髓空虚,髓虚则精血化生功能减退甚或衰竭;肾阳亏损,则命门 火不足,不能温脏腑,使心、肝、脾三脏功能俱虚,进一步影响了生血功能。

2、脾胃为后天之本,血液生化之源,若饮食失调,劳倦内伤,损伤脾胃,运化失健,生化气血功能减退,则见气血不足;若脾虚不能统血,则见出血诸证。 此证虽表现为“血虚”,但“阴不生”,是“阳不化”所致,故本证实是“阴阳俱虚”,辩证所谓阳虚、阴虚,只是相对而言,一般来讲,是阳虚于前,阴亏于 后,继之阴阳俱虚。阳虚表现为功能下降或障碍,如肾不藏精,静不化血,肝不藏血,脾不统血,心不主血,而见出血、面白、无力、易外感等;阴虚则表现贫 血、低烧、五心烦热等。

【诊断要点】

1、本病绝大多数患者,找不出明确原因,称为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。少数患者可因接触或服用苯类、重金属盐类,磺胺类、抗菌素类(氯霉素、合霉素)、抗 肿瘤药物;或被放射性、同位素照射及某些严重感染(伤寒、栗粒性结核,病毒性肝炎,肺炎,白喉,黑热病、血吸虫病)等引发,称为继发性再障。

2、本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年男性,以11-30岁最多。主要症状是进行性贫血、全身各处轻重不一的出血,反复感染,周围血象绝大多数呈全血象减少,骨髓象有增 生不良和巨核细胞减少。

3、应注意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淡白尿、造血障碍性白血病、骨髓纤维化、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鉴别。

【辩证论治】

(一)心脾两虚

主证:头晕目眩,语声低微,心悸气短,四肢无力;食少纳呆,面白唇淡,间歇性出现齿龈或皮肤粘膜出血;舌质淡、苔白,脉虚无力。常见于慢性再生障碍性 贫血。

治法:健脾益气,补血养心

(二)肝肾阴虚

主证:头晕耳鸣,腰酸腿软,遗精盗汗,颧红潮热,手足心热,心烦易怒,出血严重而广泛,常见内脏出血,舌淡苔白,脉弦细数。多见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。

(三)脾肾阳虚

主证:面色白,神疲体倦,少气懒言,畏寒肢冷,食少便溏;头晕耳鸣,腰酸腿软,常见出血,舌淡苔白,脉沉细无力。多见于亚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。

治法:温补气血,健脾益肾

【预防与护理】

1、有重度贫血和内脏出血的病人,宜卧床休息。慢性型病情稳定者可适当的进行室外活动,如散步、打太极拳、做广播体操等,时间不宜过长,要预防摔倒和受 凉感冒。

2、预防感染是再生障碍性贫血首要的问题。要特别注意皮肤、口腔、泌尿系的清洁卫生;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静脉、肌肉注射和导尿。急性型患者有条件时可住单 间严格隔离,非必要人员不可随便出入,防止交叉感染。

3、饮食要注意高糖、高蛋白、高维生素、低脂肪、易消化饮食,少吃有刺激性不易消化的食物,忌用对骨髓有损伤的药物如氯霉素、合霉素、磺胺类、匹拉米洞 ,保泰松,地巴唑、 眠尔通等。

4、避免放射线、同位素损伤,尽可能不作x光透视、摄片和甲状腺、肝、肾同位素扫描。

5、耳穴压迫对预防输血反应有一定效果。

6、病情观察要过细。要注意大小便的颜色,及时发现尿血和便血。眼底出血常是脑出血先兆,可见有视力模糊、视物不清、红视等,要及时作眼底检查。再生障 碍性贫血患者出现头痛,可能是颅内出血早期的表现,应特别注意。

消耗性贫血

1,妇科病,月经不调,出血不止。

2,感染性贫血,肺病,结核,坏死组织。

3,肿瘤贫血,是由于肿瘤消耗太多。

4,肝胆,胃肠炎症溃疡。

慢性贫血多隐蔽,容易忽视。

贫血的治疗包括两部分:

1,找到原因,把原发病治好。

2,紧急补血,改善症状,维持功能。

贫血的治疗措施:输血,营养,吃药,输液,手术去除原发病等。

中医对于慢性贫血很好,通常补益气血,气血同补,健脾和胃,生津补水,调和五脏六腑,阴阳,活血化瘀等。慢性贫血多牵扯很多方面,治疗要全面。

值得提出的是:很多贫血患者被忽视了,感觉不舒服当作别的病治疗了!

医生介绍

潘剑

潘主任, 新乡潘剑中医 主任,技术精湛,爱心无限!熟知中西医科学知识,擅长中医药防治工作,深入系统学习中医临床知识,工作20年,诊治各类患者数
返回顶部